榮鼎集團是什么公司(榮鼎集團簡介)
轉自:新華財經新華財經上海8月19日電(記者王鶴)美國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18日發(fā)布報告稱,榮鼎2024年中國企業(yè)對電動汽車供應鏈的集團介海外投資額首次超過國內投資額,實現(xiàn)“歷史性轉變”。什公司榮
此前,鼎集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多年來將約80%的團簡投資用于國內市場報告稱,中國企業(yè)大約從2014年開始擴大對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榮鼎投資,已宣布的集團介國內項目投資額從2014年的不到50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至2019年的年均390億美元,隨后到2020年降至250億美元。什公司榮
在相關政策支持下,鼎集2021年和2022年國內電動汽車供應鏈投資額又飆升至年均920億美元,團簡2023年降至410億美元,榮鼎到2024年則進一步降至150億美元報告顯示,集團介中企對海外電動汽車供應鏈早年投資較少,什公司榮從2018年至2020年開始逐漸增長,鼎集到2022年和2023年急劇上升,團簡但到2024年又回落,降至160億美元。
然而,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海外投資額已首次超過國內投資額

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已宣布的制造投資規(guī)模,淺色為海外投資,深色為國內投資(榮鼎報告截圖)電池制造商海外擴張先行,整車制造投資正迎頭趕上報告顯示,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海外投資主要集中在電池領域,投資占比達74%,表明電池制造商是海外擴張的先行者。
報告指出,2018年,寧德時代在德國耗資約20億美元建設的電池工廠標志著中國企業(yè)在該領域的首次重大出海動作遠景動力、國軒高科等電池巨頭,在運輸成本高昂和海外客戶對本地化供應的要求推動下,緊隨其后進行布局。
相比之下,在貿易壁壘上升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制造商近期才開始更加重視海外的本地化生產比亞迪2023年才宣布在匈牙利建設歐洲首家乘用車工廠,投資額約45億美元報告顯示,由于海外項目往往成本更高,建設時間更長,且面臨更高的監(jiān)管和政治風險,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投資比在國內面臨更大挑戰(zhàn)。
例如,中國國內的電池工廠通常在3至12個月內即可開始啟動建設;而海外工廠則需要10至24個月,在某些情況下,開工前的籌備過程甚至需要兩年多時間此外,在中企已宣布的海外電動汽車相關制造投資項目中,僅四分之一已完工。
盡管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yè)出海,但海外產能份額仍相對較低報告顯示,算上現(xiàn)有產能和已宣布的規(guī)劃項目產能,截至2024年,中國企業(yè)在國內的電池總產能約為4647吉瓦時(GWh),而在海外的電池產能僅為707吉瓦時;中國企業(yè)在國內的電動汽車總產能約為2800萬輛,而海外產能僅400萬輛。
這意味著中國電動車整車制造商的重心仍主要在國內市場但隨著歐盟等海外市場提高準入門檻和貿易壁壘,中國電動車的海外整車組裝業(yè)務正在快速擴張編輯:葛佳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